他自己心里已有了答案。
“宣墨家鉅子。”
嬴政收手,滴溜溜轉的地球儀停止轉動。
“宣墨家鉅子入殿”
小寺人尖聲唱喏。
墨子死后,墨分三派,鄧陵氏之墨以俠客之身行俠仗義,即楚墨,相夫氏一派以學術辯論為主,宣傳兼愛非攻,為齊墨,而相里氏一派更為務實,專注研究器械,是為秦墨。
世人皆道秦國從邊陲小國到威懾四方再到橫掃一統天下,是大秦六代明君之功,更是法家商君變法之功,卻不知百家之中的墨家也功不可沒。
世間顯學,非儒即墨,但在大秦,是法與墨,秦墨擅長攻防器械的研發,與變法后唯軍功論的秦國完美契合。
“敢問陛下,此為何物”
墨家鉅子看了又看嬴政擺在御案上的圓球似的東西,疑惑發問。
“此為地球,我們生活的地方。”
嬴政道,“天下九州,五湖四海,于地球來講不過巴掌大小,不值一提。”
“”
所以陛下您又要打仗了
巴掌大小的疆域完全滿足不了您身為始皇帝陛下的野心
鉅子心情格外復雜。
若以墨家未來來論,他當然希望大秦征討四方,以戰養戰,這樣墨家弟子能永遠得到皇帝的重用,前途一片光明。
可若身為墨家鉅子,身為天下黔首之一,他知曉天下黔首已厭倦戰爭,幾百年的戰亂讓九州天下滿目瘡痍,更讓身受戰亂之苦的黔首渴望和平。
六國歸秦,對于六國諸王來講是壞事,但對于黔首們來講卻是一件好事。
天下歸一意味著天下不會再有戰爭,不會再有流離失所,千里焦土,意味著黔首們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,享受來之不易的和平。
大亂之后是大治。
休養生息,盛世太平,這才是從無情戰火下好不容易活下來的黔首們所期盼的事情,而不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。
“陛下,天下初定,不易再起戰端。”
鉅子深吸一口氣,緩緩諫言道,“海外疆土雖廣,可焉知不是如南越之地的茹毛飲血的蠻夷之地”
“縱然占領了,也不過是徒增戰端,消耗人力物力罷了。”
嬴政眼皮微抬。
蒙恬瞧了一眼鉅子。
王琯有些意外。
專注器械利于戰爭墨家鉅子竟有這幫超脫思想,委實千年難得一見。
要知道攻防戰爭才能把墨家的才能發揮到最大,一旦天下和平,相里墨只能做些無足輕重的小東西,而非戰時被陛下頗為敬重的地位。
“鉅子所言甚是。”
沒有猶豫太久,王琯斟酌說道,“蠻夷不事生產,不懂種植,縱然將其領土納為大秦版圖,也不會給大秦帶來任何稅收,反而會因為他們成為大秦的子民,陛下需要教其種植,與之通商,如此數十年甚至百年之后,才能讓其教化歸順。”
蒙毅劍眉微蹙,不太認同王琯的話。
“若我大秦人才輩出,官吏數不勝數,派幾人前去教化他們倒也無妨。”
王琯苦口婆心,“但六國余孽蠢蠢欲動,九州各地急需忠于陛下的大秦官員的鎮壓才能防止他們死灰復燃,否則陛下的宏圖霸業不過曇花一現。”
“單是治理九州之地,我們已是捉襟見肘,哪里還有多余的人去分治其他地方”
“若是不加以治理,讓其徹底臣服陛下,陛下的興師動眾將其納為我大秦疆域便是無用功。”
“既是無用功,陛下又何必損兵折將遠征各地”
嬴政懶懶抬眉,“丞相不贊成出兵”
“不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