胤禛失笑,不看開的話,他就是下一個皇阿瑪。
這位姜姑娘的口才,他也不是沒有領略過。
只是這個念頭一起,胤禛神色又有些復雜。
姜煙有一句話沒有說錯。
正如同那些漢人不服大清的統治,他們也一樣不服氣為什么自己不被認可。
他在后世看到了一條“夸”大清的。
皇帝都算得上清明,歷史上對昏庸皇帝的標準,大清的皇帝除了后期的幾個,的確沒有太多沾邊。
但,胤禛卻覺得可悲。
他們是不敢昏庸。
當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已經有那么多人不滿了,若是當個昏庸的,那不過是走了元朝的老路。
姜煙坐在底下注意到胤禛在發呆,放下茶盞起身走到他對面“你每天批閱這么多奏折,都不會膩嗎”
“此乃國事,如何能膩”
胤禛擰著眉,剛準備糾正姜煙錯誤的說法,就聽姜煙笑道“我看過清朝時期的皇帝奏折,這還不膩”
“你如何能看見”胤禛扶額,眉頭跳得厲害。
這么重要的東西,后世可以隨便給人看
這不該是由國家管理起來嗎
姜煙嘿嘿一笑“能啊。還有電子版。朕就是這樣漢子,就是這樣秉性,就是這樣皇帝。爾等大臣若不負朕,朕再不負爾等也,勉之”1
胤禛表情僵硬了。
“朕實在不知怎么疼你,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。”1
胤禛眉角抽搐了一下。
“大奇大奇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個人,朕當日在藩邸罵他玩,都叫他“球”,粗蠢不堪,于登極后不記出仕何地。”1
胤禛站起身“別念了”
姜煙看他那個樣子,笑得差點捂著肚子。
胤禛或許還不知道什么叫“社死”,但他駕崩后,在現代又經歷了一場“社死”。
“知曉的人很多嗎”胤禛聲音有些發顫。
這種奏折上的來往,當事人知道就好了,怎么還有那么多人知道呢
姜煙點頭“網上滿天飛。”
好歹也是當了多年的皇帝,胤禛還算繃得住。
深吸幾口氣,對姜煙說“姜姑娘,進入正題吧。”
姜煙稍稍側頭,跟在胤禛身后走了出去。
紫禁城還是那個紫禁城。
這里的冬天太冷,夏天又悶熱,還要時刻擔心引發火災。
比起這座歷經兩朝的皇宮,胤禛反倒是更喜歡圓明園。
周圍畫面一轉,映入姜煙眼簾的是一座明清風格明顯的宮殿,上書“正大光明”四字。
正面七根巨大的柱子支撐,左右兩翼各有一處廂房。
高高的臺階讓宮殿看起來更為大氣壯闊。
而這,還僅僅是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一景。
“圓而入神,君子之時中也;明而普照,達人之睿智也。”2
胤禛看著面前的正大光明殿,面上帶著一點懷念的笑意“這里,是我的福地。”
圓明園自1709年起建,從康熙一直到道光,五代皇帝不斷對這座園子進行著建設和修繕,才成為中國建筑歷史上的萬園之園。